新能源汽車發展需多部門協作

台中電動車
潭子電動車

溫傢寶總理7月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瞭《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他指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必須選擇好方向和技術路線,其次對具有戰略方向性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正是這一點上,暴露出我國體制上的一些突出問題,各部門、各行業往往不能在國傢目標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體制問題是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造成的後果“一是無序發展,一些地方熱衷於鋪攤子,重復投入、重復建設;二是缺乏核心技術,許多領域還處於起步和跟蹤模仿外國技術階段;三是條塊分割,科技資源分散,產學研脫節”。  溫總理還具體談到,“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和最終目標是什麼,現在重點發展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是不是最終產品,並不十分明確。混合動力車現在有瞭一些進展,但技術上與發達國傢還有較大差距。電動車開發剛剛起步,總體上還處於初級探索和跟蹤外國技術階段,主要設備和材料都依靠進口。發展新能源汽車下一步要集中解決哪些問題,包括技術路線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投入問題、政策支持問題,必須盡快明確下來”。  我國汽車產業存在多頭管理問題,目前與汽車行業有關的國傢宏觀管理部門有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質檢總局、商務部、交通部、環保部、公安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人民銀行、國資委、能源部等,各部門職能的差異性導致瞭對汽車產業管理的不同要求,在有些方面是沖突的,有些方面是重復的。  在汽車產品認證方面,就有工信部“公告管理”、質檢總局“強制性認證”、環保總局“環保認證”並存,這方面問題長期存在,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改委關註的是行業進入審批門檻;科技部關註的是技術路線;工信部關心的是生產和銷售;國資委關註的是1000億元投資;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關註的是補貼問題;國傢電網在這個事情上也很積極,各地政府也都以為新的發財大機遇到瞭。  前一段許多媒體就探討過幾個部門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的分歧,而《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懷胎數年,仍然難產,其中就反映出各部門都在爭這方面的話語權。我覺得有分歧的存在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協調各部門的政策和行動,在這方面需要從國務院的高度來解決。  在很多國傢,新能源汽車政策是以法律的形式發佈的,而不是部門規章,因此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如美國《2005能源政策法案》、《清潔能源安全法案》等。另一個措施是集中全國各方面力量進行攻關,如由歐盟、各國政府、汽車廠傢、消費者組織、工會等共同研究起草瞭《21世紀歐洲汽車工業競爭力方案》,日本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技術發展戰略小組組織日本汽車行業產、研、學方面的專傢提出的《日本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報告》等。  有國外研究者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實際上隻是汽車工業內部的指導性文件,對其他部門沒有任何約束作用,也難以指導消費。同樣,如果《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以工信部的名義發出,其效力必然大打折扣。

source:http://auto.hexun.com/2011-07-26/13176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