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pack Compse 實戰 —— 全新的開發體驗

公眾號回復 Compose 獲取安裝包

項目地址:

經過前段時間的 Android Dev Summit ,相信你已經大概了解了 Jetpack Compose 。如果你還沒有聽說過,可以閱讀這篇文章 。總而言之,Compose 是一個 顛覆性聲明式 UI 框架 ,它的口號就是 消滅 xml 文件 !

儘管 Jetpack Compose 還只是預覽版,API 可能發生變化,缺乏足夠的控件支持,甚至不是那麼穩定,但這阻止不了我這顆好奇的心。我在第一時間就上手擼了一款 Compose 版本 Wanandroid 應用,功能也比較簡單,僅僅包括首頁,廣告和最新項目,類似於 Android 原生頁面的 Viewpager + TabLayout 。下面的 gif 展示了應用的基本頁面:

可以看出來頁面並不是那麼流暢,View 的復用應該是個問題,甚至我也沒發現應該怎麼做下拉刷新。那麼,Compose 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說說 Android 應用架構問題。

荒蕪年代 —— MVC

在我剛入行的時候,可以說是 Android 開發的黃金時代,也可以說是開發者的荒蕪時代。一方面,毫不誇張的說,基本會寫 xml 都能謀得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對於開發者來說,遠遠沒有現在的規範的開發架構。沒記錯的話,我當年的主力開發框架是 xUtils 2 ,一個類庫大包干,從 布局和 ID 綁定,網絡請求,到圖片展示,ORM 操作,一應俱全。當時的 布局和 ID 綁定還是運行時反射,而不是編譯期註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Android 連一個官方的網絡庫都沒有。

在架構方面,很多人都是一個 Activity 擼到死,我真的見過上千行zouguolai的 MainActivity 。並且覺得這就是 MVC 架構,實體類 Entity 就是 Model 層,Activity/Fragment 就是 Controller 層,布局文件就是 View 層。

但這當真是 MVC 嗎?其實並不是。不管是 MVCMVP,還是 MVVM,都應該遵循一個最起碼的原則,表現層和業務層分離 ,也就是 Android 官網給出的 中強調的 分離關注點Activity/Fragment 既要承擔視圖層的任務,展示和更新 UI,又要處理業務層邏輯,獲取數據等。這並不符合架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正確的 MVC 模式中,Model 層不僅包含實體類 Entity,更重要的作用是處理業務邏輯。View 層負責處理視圖邏輯。而 Controller 就是 Model 和 View 之間的橋樑。橋怎麼建,其實並沒有標準,根據你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

引用一張阮一峰老師的圖,大致是這麼個意思,但是也不一定就完全都是單向依賴。

從荒蕪時代走過來,MVC 總算有點分層的味道在裏面了,分離了視圖層和業務層。但是 View 層和 Model 層的依賴關係,造成代碼耦合,終將導致 Activity 日益臃腫。那麼有沒有辦法將 View 層和 Model 層徹底分離,做到視圖層和模型層完全分離呢? MVP 就應運而生了。

青銅年代 —— MVP

依舊是阮一峰老師的圖片:

相較於 MVC ,MVP 用 Presenter 層 代替了 Controller 層 ,且 View 層Model 層 完全分離,依靠 Presenter 進行通信 。

想象一個獲取用戶信息的場景。IView 接口中定義了一系列視圖層接口 ,View 層(Activity)實現 IView 接口中相應視圖邏輯。 View 層通過持有的 Presenter 處理業務邏輯,即請求用戶信息。一般情況下,Presenter 也不直接處理業務邏輯,而是通過 Model 層,例如數據倉庫 Repository, 來獲取數據,避免 Presenter 重蹈覆轍,日漸臃腫。同時,Presenter 層也是持有 VIew 的,獲取用戶信息之後再轉發給 View 。

總結一下,MVP 中 View 和 Model 完全解耦,通過 Presenter 通信。View 和 Presenter 共同處理視圖層邏輯,Model 層負責業務邏輯。

在 Github 上 Android 官方的架構示例 中 MVP 作為主分支堅挺了很久。我最初也是根據這個官方示例改造了自己的 MVP 架構,並且使用了很長時間。但是 MVP 作為一款面向接口編程的架構,隨着業務的複雜程度不斷加大,有種遍地都是接口的既視感,實在顯得有點繁瑣。

另外一點,Presenter 的職責邊界不夠清晰,它除了承擔調用 Model 層獲取業務邏輯之外,還要控制 View 層處理 UI。用下面一段代碼錶示一下:

class LoginPresenter(private val mView: LoginContract.View) : LoginContract.Presenter {

    ......

    override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Main).launch {
            val result = WanRetrofitClient.service.login(userName, passWord).await()
            with(result) {
                if (errorCode == -1)  mView.loginError(errorMsg) else mView.login(data)
            }
        }
    }
}

一旦 View 層發生任何變化,Presenter 層也要做出相應改動。雖然 View 和 Model 之間解耦了,但是 View 和 Presenter 卻耦合了。理想情況下,Presenter 層應該僅負責數據的獲取,View 層自動觀察數據的變化。於是,MVVM 來了。

黃金時代 —— MVVM

Google 官圖鎮樓 。

MVP 風光早已不在, Android 官方的架構示例 的主分支已經切換到 MVVM 。在 Android 的 MVVM 架構中,ViewModel 是重中之重,它一方面通過數據倉庫 Repository 獲取數據,另一方面根據獲取的數據更新 View 層的 Activity/Fragment。等等,這句話怎麼聽着這麼耳熟,Presenter 不也是幹了這些事嗎?的確,它們乾的事情都差不多,但是實現上完全不一樣。

以我的開源項目 中的 LoginViewModel 為例:

class LoginViewModel(val repository: LoginRepository) : BaseViewModel() {

    private val _uiState = MutableLiveData<LoginUiModel>()
    val uiState: LiveData<LoginUiModel>
        get() = _uiState


    fun loginDataChanged(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emitUiState(enableLoginButton = isInputValid(userName, passWord))
    }

    // ViewModel 只處理視圖邏輯,數據倉庫 Repository 負責業務邏輯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viewModelScope.launch(Dispatchers.Default) {
            if (userName.isBlank() || passWord.isBlank()) return@launch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showLoading() }

            val result = repository.login(userName, passWord)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if (result is Result.Success) {
                    emitUiState(showSuccess = result.data,enableLoginButton = true)
                } else if (result is Result.Error) {
                    emitUiState(showError = result.exception.message,enableLoginButton = true)
                }
            }
        }
    }

    private fun showLoading() {
        emitUiState(true)
    }

    private fun emitUiState(
            showProgress: Boolean = false,
            showError: String? = null,
            showSuccess: User? = null,
            enableLoginButton: Boolean = false,
            needLogin: Boolean = false
    ) {
        val uiModel = LoginUiModel(showProgress, showError, showSuccess, enableLoginButton,needLogin)
        _uiState.value = uiModel
    }

    data class LoginUiModel(
            val showProgress: Boolean,
            val showError: String?,
            val showSuccess: User?,
            val enableLoginButton: Boolean,
            val needLogin:Boolean
    )
}

可以看到,ViewModel 中是沒有 View 的引用的,View 通過可觀察的 LIveData 來觀察數據變化,基於觀察者模式做到和 ViewModel 完全解耦。

數據驅動視圖 ,這是 Jetpack MVVM 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基本數據流如下所示 :

  • 數據層 Repository 負責從不同數據源獲取和整合數據,基本負責所有的業務邏輯
  • ViewModel 持有 Repository,獲取數據並驅動 View 層更新
  • View 持有 ViewModel,觀察 LiveData 攜帶的數據,數據驅動 UI

曾經和一些開發者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 不使用 DataBinding 還算是 MVVM 嗎 ?** 我認為 MVVM 的核心從來不在於 DataBinding 。DataBinding 只是可以幫助我們將 數據驅動視圖 做到極致,順便還可以雙向綁定。

要說到對 Jetpack MVVM 中最不滿意的一塊,那非 DataBinding 莫屬了。在我狹隘的認為 DataBinding 就是一個在 xml 裏面寫邏輯代碼的反人類的庫時,我是堅決反對在任何項目中引入它的。固執己見的時候就容易走進誤區,在閱讀 KunminX 的 之後,正如這篇文章名字一樣,真香。

香的確是香,一切能讓我早下班的都是好東西。在我的某次提交日誌上,我寫下了 消滅 Adapter 幾個字,那時我剛用 DataBinding 消滅了大部分 RecyclerView 的 Adapter 。可是在提交之後,我的良心惴惴不安,我追究還是在 xml 文件里寫邏輯代碼了,難道這真的不反人類嗎?

未來可期 —— Jetpack Compose

現在你應該可以理解我對 Jetpack Compose 的執念了。拋去其他特性,在我看來,它完美的解決了 數據驅動視圖 的問題,我再也不需要使用 DataBinding 了。

簡單代碼展示一下 Compose 的用法。下面的代碼描繪的是首頁 Tab 下的文章列表。

@Composable
fun MainTab(articleUiModel: ArticleViewModel.ArticleUiModel?) {

    VerticalScroller {
        FlexColumn {
            inflexible {
                HeightSpacer(height = 16.dp)
            }
            flexible(1f) {
                articleUiModel?.showSuccess?.datas?.forEach {
                    ArticleItem(article = it)
                }

                articleUiModel?.showError?.let { toast(App.CONTEXT, it) }
wenjian
                articleUiModel?.showLoading?.let { Progress() }
            }
        }
    }
}

這種寫法叫做 聲明式編程 ,會用 Flutter 的同學應該很熟悉。方法參數 ArticleUiModel 就是數據實體類,直接根據數據 ArticleUiModel 構建 UI 。說的大白話一點,就是給你長方形的長和寬了,讓你畫個長方形出來。最後加上 @Compose 註解,就是一個可用的 UI 組件了。仔細看代碼,裏面還用了兩個 UI 組件 ,ArticleItemProgress ,代碼就不貼出來了。分別是文章列表的 item 項目 和加載進度條。

那麼,數據如何更新呢?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 @Model 註解。

@Model
data class ArticleUiModel(){
  ......
}

對,就是這麼簡單。@Model 註解會自動把你的數據類變成可觀察對象,只要 ArticleUIModel 發生變化,UI 就會自動更新。

但是我在實際開發中結合 LiveData 使用時,好像表現的不是那麼正常。後來在 Medium 上無意中看到了解決方案,針對 LiveData 做了特殊處理 :

// general purpose observe effect. this will likely be provided by LiveData. effect API for
// compose will also simplify soon.
fun <T> observe(data: LiveData<T>) = effectOf<T?> {
    val result = +state<T?> { data.value }
    val observer = +memo { Observer<T> { result.value = it } }

    +onCommit(data) {
        data.observeForever(observer)
        onDispose { data.removeObserver(observer) }
    }

    result.value
}wenjian

在 Activity/Fragment 中觀測 LiveData 即可:

class MainActivity : BaseVMActivity<ArticleViewModel>() {

    override fun initView() {
        setContent {
           +observe(mViewModel.uiState)
            WanandroidApp(mViewModel)
        }
    }

    override fun initData() {
       mViewModel.getHomeArticleList()
    }
}

這樣 View 層就可以自動觀察 LiveData 所包含的值了。

沒有 xml,沒有 DataBinding,一切看起來稱心如意多了。但就是 UI 體驗有那麼一點糟心,你可以在公眾號後台回復 Compose 安裝體驗一下。由於還是早期的預覽版,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等到發布 Release 版本的時候,一定足以完全代替原聲的 View 體系。

本文並沒有詳細介紹 Jetpack Compose 的詳細使用過程和其他特性,更多信息我推薦下面兩篇文章:

最後

正如 Android 官網 Jetpack 介紹頁所說,Jetpack 可以幫助開發者更輕鬆的編寫優質應用。的確,隨着應用架構的規範,我們只需要把精力放在需要的代碼上,加速開發,消除樣板代碼,減少崩潰和內存泄露,構建高質量的強大應用。我想不出來有任何理由不使用 Jetpack 來構建你的應用。而 Compose 必將稱為 Jetpack 中極其重要的一塊拼圖。

Jetpack Compse ,未來可期 !

添加我的微信,加入技術交流群。

公眾號後台回復 “compose”, 獲取最新安裝包。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帶您來了解什麼是 USB CONNECTOR  ?

※自行創業 缺乏曝光? 下一步"網站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門面形象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網站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必知必會-存儲器層次結構

相信大家一定都用過各種存儲技術,比如mysql,mongodb,redis,mq等,這些存儲服務性能有非常大的區別,其中之一就是底層使用的存儲設備不同。作為一個程序員,你需要理解存儲器的層次結構,這樣才能對程序的性能差別瞭然於心。今天帶大家了解下計算機系統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存儲技術

首先了解下什麼是存儲器系統?

實質上就是一個具有不同容量、成本和訪問時間的存儲設備的層次結構。從快到慢依次為:CPU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磁盤;

這裏給大家介紹一組數據,讓大家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如果數據存儲在CPU寄存器,需要0個時鐘周期就能訪問到,存儲在高速緩存中需要4~75個時鐘周期。如果存儲在主存需要上百個周期,而如果存儲在磁盤上,大約需要幾千萬個周期! — 出自 CSAPP

接下來一起深入了解下計算機系統涉及的幾個存儲設備:

隨機訪問存儲器

隨機訪問存儲器(RAM)分為靜態RAM (SRAM) 和動態RAM(DRAM)。SRAM的速度更快,但也貴很多,一般不會超過幾兆字節,通常用來做告訴緩存存儲器。DRAM就是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存。

訪問主存

數據流是通過操作系統中的總線的共享电子電路在處理器和DRAM之間來來回回。每次CPU和主存之間的數據傳送都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步驟完成,這些步驟成為總線事務。讀事務是將主存傳送數據到CPU。寫事務從CPU傳送數據到主存。

總線是一組并行的導線,能攜帶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下圖展示了CPU芯片是如何與主存DRAM連接的。

那麼我們在加載數據和存儲數據時,CPU和主存到底是怎樣交互實現的呢?

首先來看一個基本指令,加載內存數據到CPU寄存器中:

movq A,%rax

將地址A的內容加載到寄存器%rax中,這個命令會使CPU芯片上稱為總線接口(bus interface)的電路在總線上發起讀事務,具體分為三個步驟:

  1. CPU將地址A放到系統總線上,I/O橋將信號傳遞到內存總線。詳情看下下圖a
  2. 主存感覺到內存總線上的地址信號,從內存總線讀地址,從DRAM取出數據字,將其寫到內存總線。I/O橋將內存總線信號翻譯成系統總線信號,沿着系統總線傳遞到CPU總線接口。下圖b
  3. CPU感覺到系統總線上的數據,從總線上讀數據,並將數據複製到寄存器%rax。下圖c

隨機訪問存儲器,有個缺點是當斷電后,DRAM和SRAM會丟失它們的信息,因此為易失性存儲。

磁盤存儲

磁盤是廣為使用的保存大量數據的存儲設備,目前我們家用電腦,動輒也都是1T的。它相比於基於RAM的只有幾百或幾千兆字節的存儲器來說,雖然大但是讀寫性能差。時間為毫秒級,比DRAM讀慢了10萬倍,比SRAM慢了100萬倍。

磁盤構造

磁盤是由盤片構成的。每個盤片有兩面。表面覆蓋著磁性記錄材料。盤片中央是一個可以旋轉的主軸(spindle),它使盤片可以以固定的速率旋轉,通常是5400~15000轉每分鐘,磁盤通常包含多個盤片,密封在一個容器內。

如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表面被劃分為很多同心圓,稱為磁道。磁道又被劃分為很多扇區,每個扇區具有相同的數據位(通常512字節)。扇區之間有間隙隔開,用來存儲標識扇區的格式化位。

多個盤片封裝在一起到一個容器中,就是我們平時用的硬盤,稱為磁盤驅動器。

磁盤容量

容量很好理解,就是磁盤一共可以存儲的數據位。根據磁盤的構造,我們得出磁盤的容量由下面因素決定:

  • 記錄密度(recording density,位/英寸):磁道一英寸可以放入的位數。
  • 磁道密度(track density,道/英寸):從中心主軸向外的半徑上,一英寸可以有多少磁道。
  • 面密度(areal density,位/平方英寸):記錄密度與磁道密度的乘積。

通過上面的了解,增加磁盤容量其實就是增加面密度,近些年面密度每隔幾年就會翻倍。下面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磁盤容量的計算公式:

磁盤容量=字節數/扇區 * 平均扇區數/磁道 * 磁道數/表面 * 表面數/盤片 * 盤片數/磁盤

結合一個例子方便各位理解:

假如我們有一個磁盤,有5個盤片,每個扇區512字節,沒個面20000條磁道,每條磁道 300 個扇區,那麼容量計算為:

磁盤容量 = 512 * 300 * 20000 * 2 * 5 = 30720000000字節=30.72G

磁盤操作

磁盤讀寫操作靠的是讀寫頭來讀寫存儲在磁性表面的位,它在傳動臂的一端,通過這個傳動臂沿着半徑前後移動,從而讀取不同的磁盤上數據,這個過程就成為尋道(seek)

通過上圖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在讀取數據的時候,首先通過傳動臂沿着半徑將讀寫頭移動到對應表面的磁道上,而表面一直在以固定的速率旋轉,讀取指定扇區的數據(磁盤是以扇區大小來讀寫數據)。因為對於數據訪問來說,消耗時間主要集中在:尋道時間、旋轉時間和傳送時間。

  • 尋道時間:即移動傳動臂到包含目標扇區的磁道上所需的時間;
  • 旋轉時間:即尋道完成后,等待目標扇區的第一個位旋轉到讀寫頭下的時間;
  • 傳送時間:即扇區第一個位開始位於讀寫頭下,到最後一個位所需的時間;

這裏給出一個書上寫的結論,訪問一個磁盤扇區中512字節的時間主要是尋道時間和旋轉延遲。也就是訪問扇區中第一個字節花費很長時間,剩下的幾乎不用時間。

這裏大家可能有疑問,CPU是如何讀取磁盤的數據到主存的,這就需要了解I/O總線。他們通過多種適配器連接到總線,而I/O總線連接了內存和CPU。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I/O總線連接各種I/O設備、主存等。

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也就是俗稱的SSD(Solid State Disk),是一種基於閃存的存儲技術,目前常用的日常PC都用它來代替了磁盤,獲取更快的速度。

SSD是內部由閃存構成,一個閃存由B個塊的序列組成,每個塊由P頁組成。通常頁的大小是512字節~4KB,塊由32~128頁組成,塊的大小為16KB~512KB。

SSD的隨機讀比寫快很多,是因為:

  1. 在寫的時候,只有一頁所屬的整個塊被擦除之後才能寫。而擦除塊需要較長時間,1ms級的,比讀取高一個數量級。
  2. 如果寫的頁P已經有數據,那麼這個塊中所有帶數據的頁都必須被複制到一個新的已經擦除過的塊,然後才能對頁P寫操作。

在大約進行100000次重複寫之後,塊會被磨損,不能在使用,所以這也是網上建議保存固態磁盤不要頻繁格式化,作為系統盤的原因。

局部性

現在計算機頻繁的使用基於SRAM的告訴緩存,為了彌補處理器-內存之間的差距,這種方法行之有效是因為局部性這個基本屬性。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是指程序在執行時呈現出局部性規律,即在一段時間內,整個程序的執行僅限於程序中的某一部分。相應地,執行所訪問的存儲空間也局限於某個內存區域。局部性原理又表現為:時間局部性和空間局部性。時間局部性是指如果程序中的某條指令一旦執行,則不久之後該指令可能再次被執行;如果某數據被訪問,則不久之後該數據可能再次被訪問。空間局部性是指一旦程序訪問了某個存儲單元,則不久之後。其附近的存儲單元也將被訪問。

上面我們介紹了內存和磁盤的讀取邏輯,因此一旦某個數據被訪問過,很快的時間內再次被訪問,則會有緩存等手段,提高訪問效率。

因此我們程序中應該尊村下列普遍方法:

  1. 重複引用相同變量的程序有良好的時間局部性;
  2. 總是順序訪問數據,跨越的步長越小,則程序的空間局部性越好。
  3. 對於取指令來說,循環有好的時間和空間局部性。循環體越小,循環迭代次數越多,局部性越好。

比如一個for循環,這是平時經常使用到的場景。假設它訪問一個同一個數組元素,那麼這個數組就是當前階段的訪問工作集,在緩存夠大的情況下,它是可以直接命中緩存的。

存儲器層次結構

上面主要介紹了存儲技術和計算機軟件一些基本的和持久的屬性:

  • 存儲技術:不同的存儲技術的訪問時間差異很大。速度較快的技術每字節的成本要比速度慢技術高,而且容量越小。CPU和主存之間的速度差距在增大;
  • 計算機軟件:一個便攜良好的程序傾向於展示出良好的局部性。

而現在計算機系統中,硬件和軟件這些基本屬性互相補充的很完美,即高層從底層走,存儲設備變得更慢、更便宜和更大,頂層的是CPU寄存器,CPU可以在一個時鐘周期內訪問他們,接下來是高速緩存SRAM、主存等 。

看上圖所示,其中心思想就是:對於每個k,位於k層的更快更小的存儲設備是作為位於k+1層更大更慢設備的緩存。

概括來說,基於緩存的存儲器層次結構行之有效,因為較慢的存儲設備比較快的設備更便宜,還因為程序傾向於展示局部性。

  • 利用時間局部性:由於時間局部性,同一數據可能會被多次使用,在第一次使用緩存不命中后就被複制到緩存中,後面在訪問時性能就比第一次快很多。
  • 利用空間局部性:存儲設備底層都有塊的概念,作為基本的讀取單位。通常塊包含多個數據,由於空間局部性,後面對該塊中其他對象的訪問即命中緩存,彌補首次訪問塊複製的消耗;

總結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學習了計算機存儲器的相關知識。

  1. 常用的存儲技術,以及計算機是如何操作這些存儲設備中的數據的。
  2. 講解了程序中的局部性原理,時間局部性和空間局部性。方便大家寫出更快的程序。
  3. 最後學習了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存儲器層次結構。存儲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多級緩存系統,上層的存儲設備昂貴,容量小,價格貴,但是速度快,作為下一層設備的緩存。

閱讀更多內容,請瀏覽我的個人小站: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為什麼 USB CONNECTOR 是電子產業重要的元件?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找到專業技術的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想要讓你的商品成為最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網頁設計公司讓你強力曝光

※想知道最厲害的台北網頁設計公司推薦台中網頁設計公司推薦專業設計師”嚨底家”!!

012.Kubernetes二進制部署worker節點Flannel

一 部署flannel

1.1 安裝flannel


kubernetes 要求集群內各節點(包括 master 節點)能通過 Pod 網段互聯互通。flannel 使用 vxlan 技術為各節點創建一個可以互通的 Pod 網絡,使用的端口為 UDP 8472。




flanneld 第一次啟動時,從 etcd 獲取配置的 Pod 網段信息,為本節點分配一個未使用的地址段,然後創建 flannedl.1 網絡接口(也可能是其它名稱,如 flannel1 等)。




flannel 將分配給自己的 Pod 網段信息寫入 /run/flannel/docker 文件,docker 後續使用這個文件中的環境變量設置 docker0 網橋,從而從這個地址段為本節點的所有 Pod 容器分配 IP。

更多flannel參考:《008.Docker Flannel+Etcd分佈式網絡部署》。

提示:k8smaster01節點已下載相應二進制,可直接分發至node節點。

1.2 分發flannel

  1 [root@k8smaster01 ~]# cd /opt/k8s/work
  2 [root@k8smaster01 work]#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3 [root@k8smaster01 work]# for node_ip in ${NODE_IPS[@]}
  4   do
  5     echo ">>> ${node_ip}"
  6     scp flannel/{flanneld,mk-docker-opts.sh} root@${node_ip}:/opt/k8s/bin/
  7     ssh root@${node_ip} "chmod +x /opt/k8s/bin/*"
  8   done


1.3 創建flannel證書和密鑰


提示:k8smaster01節點已創建flanneld的CA證書請求文件,可直接分發至node節點。

1.4 分發證書和私鑰

  1 [root@k8smaster01 ~]# cd /opt/k8s/work
  2 [root@k8smaster01 work]#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3 [root@k8smaster01 work]# for node_ip in ${NODE_IPS[@]}
  4   do
  5     echo ">>> ${node_ip}"
  6     ssh root@${node_ip} "mkdir -p /etc/flanneld/cert"
  7     scp flanneld*.pem root@${node_ip}:/etc/flanneld/cert
  8   done


1.5 創建flanneld的systemd


提示:k8smaster01節點已創建創建flanneld的systemd,可直接分發至node節點。

1.6 分發flannel systemd

  1 [root@k8smaster01 ~]# cd /opt/k8s/work
  2 [root@k8smaster01 work]#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3 [root@k8smaster01 work]# for node_ip in ${NODE_IPS[@]}
  4   do
  5     echo ">>> ${node_ip}"
  6     scp flanneld.service root@${node_ip}:/etc/systemd/system/
  7   done


二 啟動並驗證

2.1 啟動flannel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for node_ip in ${NODE_IPS[@]}
  3   do
  4     echo ">>> ${node_ip}"
  5     ssh root@${node_ip}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enable flanneld && systemctl restart flanneld"
  6   done


2.2 檢查flannel啟動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for node_ip in ${NODE_IPS[@]}
  3   do
  4     echo ">>> ${node_ip}"
  5     ssh root@${node_ip} "systemctl status flanneld|grep Active"
  6   done



2.3 檢查pod網段信息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etcdctl \
  3   --endpoints=${ETCD_ENDPOINTS} \
  4   --ca-file=/etc/kubernetes/cert/ca.pem \
  5   --cert-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pem \
  6   --key-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key.pem \
  7   get ${FLANNEL_ETCD_PREFIX}/config			#查看集群 Pod 網段(/16)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etcdctl \
  3   --endpoints=${ETCD_ENDPOINTS} \
  4   --ca-file=/etc/kubernetes/cert/ca.pem \
  5   --cert-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pem \
  6   --key-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key.pem \
  7   ls ${FLANNEL_ETCD_PREFIX}/subnets			#查看已分配的 Pod 子網段列表(/24)
  8 [root@k8smaster01 ~]# etcdctl \
  9   --endpoints=${ETCD_ENDPOINTS} \
 10   --ca-file=/etc/kubernetes/cert/ca.pem \
 11   --cert-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pem \
 12   --key-file=/etc/flanneld/cert/flanneld-key.pem \
 13   get ${FLANNEL_ETCD_PREFIX}/subnets/172.30.8.0-21	#查看某一 Pod 網段對應的節點 IP 和 flannel 接口地址




解釋:

172.30.8.0/21 被分配給節點 k8snode02 (172.24.8.75);

VtepMAC 為 k8snode02 節點的 flannel.1 網卡 MAC 地址。

2.4 檢查flannel網絡信息

  1 [root@k8snode02 ~]# ip addr show



解釋:flannel.1 網卡的地址為分配的 Pod 子網段的第一個 IP(.0),且是 /32 的地址。

[root@k8smaster01 ~]# ip route show |grep flannel.1

172.30.8.0/21 via 172.30.8.0 dev flannel.1 onlink

172.30.128.0/21 via 172.30.128.0 dev flannel.1 onlink

172.30.208.0/21 via 172.30.208.0 dev flannel.1 onlink

172.30.216.0/21 via 172.30.216.0 dev flannel.1 onlink

解釋:

到其它節點 Pod 網段請求都被轉發到 flannel.1 網卡;

flanneld 根據 etcd 中子網段的信息,如 ${FLANNEL_ETCD_PREFIX}/subnets/172.30.32.0-21 ,來決定進請求發送給哪個節點的互聯 IP。

2.5 驗證各節點flannel


在各節點上部署 flannel 后,檢查是否創建了 flannel 接口(名稱可能為 flannel0、flannel.0、flannel.1 等):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for all_ip in ${ALL_IPS[@]}
  3   do
  4     echo ">>> ${all_ip}"
  5     ssh ${all_ip} "/usr/sbin/ip addr show flannel.1|grep -w inet"
  6   done



輸出:








在各節點上 ping 所有 flannel 接口 IP,確保能通:

  1 [root@k8smaster01 ~]#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nt.sh
  2 [root@k8smaster01 ~]# for all_ip in ${ALL_IPS[@]}
  3   do
  4     echo ">>> ${all_ip}"
  5     ssh ${all_ip} "ping -c 1 172.30.8.0"
  6     ssh ${all_ip} "ping -c 1 172.30.32.0"
  7     ssh ${all_ip} "ping -c 1 172.30.128.0"
  8     ssh ${all_ip} "ping -c 1 172.30.208.0"
  9     ssh ${all_ip} "ping -c 1 172.30.216.0"
 10   done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USB CONNECTOR掌控什麼技術要點? 帶您認識其相關發展及效能

※評比前十大台北網頁設計台北網站設計公司知名案例作品心得分享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已成為網頁設計推薦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日問周刊 | 全棧面試匯總 | 第二期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我在 github 上新建了一個倉庫 ,每天至少一個問題。有關全棧,graphql,devops,微服務以及軟技能,促進職業成長,歡迎交流。

以諸葛武侯的誡子書與君共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Q037】linux 有哪些發行版,你最喜歡哪一個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開放問題,不過你至少得知道一個發行版…

【Q036】http 狀態碼中 301,302和307有什麼區別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 301,Moved Permanently。永久重定向,該操作比較危險,需要謹慎操作:如果設置了301,但是一段時間后又想取消,但是瀏覽器中已經有了緩存,還是會重定向。
  • 302,Fount。臨時重定向,但是會在重定向的時候改變 method: 把 POST 改成 GET,於是有了 307
  • 307,Temporary Redirect。臨時重定向,在重定向時不會改變 method

【Q035】http 常見的狀態碼有哪些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Q034】如何實現一個 loading 動畫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Q033】如何對接口進行限流]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一般採用漏桶算法:

  1. 漏桶初始為空
  2. API 調用是在往漏桶里注水
  3. 漏桶會以一定速率出水
  4. 水滿時 API 拒絕調用

可以使用 redis 的計數器實現

  1. 計數器初始為空
  2. API 調用計數器增加
  3. 給計數器設置過期時間,隔段時間清零,視為一定速率出水
  4. 計數器達到上限時,拒絕調用

當然,這隻是大致思路,這時會有兩個問題要注意

  1. 最壞情況下的限流是額定限流速率的2倍
  2. 條件競爭問題

不過實際實現時注意以下就好了(話說一般也是調用現成的三方庫做限流…),可以參考我以前的文章

【Q032】js 中什麼是 softbind,如何實現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Q031】js 中如何實現 bind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最簡單的 bind 一行就可以實現,而在實際面試過程中也不會考察你太多的邊界條件

Function.prototype.fakeBind = function(obj) {
  return (...args) => this.apply(obj, args)
}

測試一下

function f (arg) {
  console.log(this.a, arg)
}

// output: 3, 4
f.bind({ a: 3 })(4)

// output: 3, 4
f.fakeBind({ a: 3 })(4)

【Q030】linux 中如何打印所有網絡接口

原文鏈接,歡迎討論:

ifconfig

ifconfig 是最簡單最常用,但是打印信息太多了

$ ifconfig

netstat

netstatip 也挺好用,特別是它們還可以打印路由表

$ netstat -i

ip

$ ip link

$ ip addr

【Q029】websocket 如何向特定的用戶組推送消息

redis 處維護一個對象,記錄每個 group 所對應的 connections/sockets

{
  'Class:201901': [student1Socket, student2Socket]
}

當 client 剛連入 server 時,便加入某個特定的組,或者叫 room,比如 student01,剛開始連入 server,可能要加入 room:Student:01Class:201901Group:10086

$ who

$ last

一圖勝千言

使用 jsonb_pretty 函數,示例如下

> select jsonb_pretty('{"a": {"b": 4}}'::jsonb)
+----------------+
| jsonb_pretty   |
|----------------|
| {              |
|     "a": {     |
|         "b": 4 |
|     }          |
| }              |
+----------------+
SELECT 1
Time: 0.018s

一個簡單的 Promise 的粗糙實現,關鍵點在於

  1. pending 時, thenable 函數由一個隊列維護
  2. 當狀態變為 resolved(fulfilled) 時,隊列中所有 thenable 函數執行
  3. resolved 時, thenable 函數直接執行

rejected 狀態同理

class Prom {
  static resolve (value) {
    if (value && value.then) {
      return value 
    }
    return new Prom(resolve => resolve(value))
  }

  constructor (fn) {
    this.value = undefined
    this.reason = undefined
    this.status = 'PENDING'

    // 維護一個 resolve/pending 的函數隊列
    this.resolveFns = []
    this.rejectFns = []

    const resolve = (value) => {
      // 注意此處的 setTimeout
      setTimeout(() => {
        this.status = 'RESOLVED'
        this.value = value
        this.resolveFns.forEach(({ fn, resolve: res, reject: rej }) => res(fn(value)))
      })
    }

    const reject = (e) => {
      setTimeout(() => {
        this.status = 'REJECTED'
        this.reason = e
        this.rejectFns.forEach(({ fn, resolve: res, reject: rej }) => rej(fn(e)))
      })
    }

    fn(resolve, reject)
  }


  then (fn) {
    if (this.status === 'RESOLVED') {
      const result = fn(this.value)
      // 需要返回一個 Promise
      // 如果狀態為 resolved,直接執行
      return Prom.resolve(result)
    }
    if (this.status === 'PENDING') {
      // 也是返回一個 Promise
      return new Prom((resolve, reject) => {
        // 推進隊列中,resolved 后統一執行
        this.resolveFns.push({ fn, resolve, reject }) 
      })
    }
  }

  catch (fn) {
    if (this.status === 'REJECTED') {
      const result = fn(this.value)
      return Prom.resolve(result)
    }
    if (this.status === 'PENDING') {
      return new Prom((resolve, reject) => {
        this.rejectFns.push({ fn, resolve, reject }) 
      })
    }
  }
}

Prom.resolve(10).then(o => o * 10).then(o => o + 10).then(o => {
  console.log(o)
})

return new Prom((resolve, reject) => reject('Error')).catch(e => {
  console.log('Error', e)
})

首參不一樣,直接上 API

React.cloneElement(
  element,
  [props],
  [...children]
)

React.createElement(
  type,
  [props],
  [...children]
)

它一般可以使用第三方庫 來實現,源碼很簡單,可以讀一讀

主要有兩個要點

  1. 選中
  2. 複製

選中

選中主要利用了

選中的代碼如下

const selection = window.getSelection();
const range = document.createRange();

range.selectNodeContents(element);
selection.removeAllRanges();
selection.addRange(range);

selectedText = selection.toString();

取消選中的代碼如下

window.getSelection().removeAllRanges();

它有現成的第三方庫可以使用:

複製

複製就比較簡單了,execCommand

document.exec('copy')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南投搬家費用,距離,噸數怎麼算?達人教你簡易估價知識!

養猛獸當寵物歪風 巴政客名流炫耀引效尤

摘錄自2020年2月10日公視報導

在巴基斯坦,擁有野生猛獸被視為身分地位的象徵。政客名流習慣炫耀自己豢養的獅子老虎來凸顯優越感。近年來一般百姓也掀起這股把大貓當寵物的風潮,通常把牠們養在屋頂鐵籠子裡,不但對野生動物是種折磨,也違反法規。

在當地購買幼獅的價格,一隻折合台幣超過13萬,漢姆斯跟朋友砸下所有積蓄合買,就養在頂樓,當成貓狗一樣的逗弄寵愛。平常房屋管理員負責照顧這些獅子,雖然看起來很鎮定,面對猛獸還是提防三分。

追根究底,野生動物根本就不該非法進口拿來當寵物,但相關法規約束力薄弱,公權力對亂象也都視而不見。這些野生獅子老虎,多數來自非洲或西伯利亞,都是持有原產國的證明許口而進口。顯示不肖業者早有門路管道規避灰暗不明的法規限制,還大剌剌宣稱只要48小時,就可以把動物送到全國各地的買家手上。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帶您來了解什麼是 USB CONNECTOR  ?

※自行創業 缺乏曝光? 下一步"網站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門面形象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網站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 英NGO推廣布尿布

摘錄自2020年2月10日公視報導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能重複使用的「布尿布」在英國越來越受歡迎,廠商也推出外觀時尚、圖案可愛的布尿布來搶攻市場。

英國消費者近年來越來越重視環保,能重複使用的布尿布受歡迎。正確使用的話,還能沿用到第二胎、第三胎,不但能省下一筆家庭開銷,也能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英國環保署統計,英國每天有800萬個紙尿布被丟棄,平均每個小朋友在能自己上廁所之前,也就是約三年的尿布期,會用掉4000個紙尿布。而每件紙尿布,約500年才能完全分解。英國尿布公司創辦人漢絲希夫說:「在這個產業工作將近30年,我觀察到人們的態度、想法完全不一樣了(環保意識)。」

而為了推廣布尿布,英國的非營利組織和多個製造商合作,在英國各地設置「尿布圖書館」,爸媽可以跟借書一樣,借不同品牌的布尿布試用。英國彼得堡尿布圖書館志工奧斯本說:「這和普通的圖書館一樣,你進來借尿布試穿。我們館藏豐富,有多種品牌樣式,你把它們帶回家,試試看後再帶回來給我。」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為什麼 USB CONNECTOR 是電子產業重要的元件?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找到專業技術的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想要讓你的商品成為最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網頁設計公司讓你強力曝光

※想知道最厲害的台北網頁設計公司推薦台中網頁設計公司推薦專業設計師”嚨底家”!!

打破再生能源迷思 日本宮古島上的太陽能板超百搭

文:宋瑞文(加州能源特約撰述)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USB CONNECTOR掌控什麼技術要點? 帶您認識其相關發展及效能

※評比前十大台北網頁設計台北網站設計公司知名案例作品心得分享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已成為網頁設計推薦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科學警訊:熱浪使熊蜂瀕臨滅絕 連帶影響農糧產量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南投搬家費用,距離,噸數怎麼算?達人教你簡易估價知識!

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

摘錄自2020年2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

2月7日,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的學者公布了一項研究,指出瀕危動物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也就是在自然宿主蝙蝠與人類之間充當了橋梁。科學家發現,從穿山甲身上分離出來的病毒,其基因序列與當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的病毒相似度高達99%。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華裔病毒學教授項嚴(音)對德國之聲介紹說,許多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這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蝙蝠種群數量龐大、分布廣泛。

得克薩斯大學的項教授認為,調查了1000餘個野生動物物種的華南農業大學最新研究,將中間宿主嫌疑指向穿山甲,這一結論是「可信的」。他說,盡管這項研究的論文還沒有正式發表,但是相關證據在去年10月的一篇論文中就可見端倪:來自廣州的幾名科學家,從馬來西亞走私到中國的幾只呈現病態的穿山甲中,發現了冠狀病毒的影蹤。

項教授表示,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如同最近一份論文所指出的那樣,是兩種非常類似的冠狀病毒的混合體。」「病毒很難直接從蝙蝠傳染到人,必須要經過中間宿主產生變異。」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想知道網站建置網站改版該如何進行嗎?將由專業工程師為您規劃客製化網頁設計後台網頁設計

※不管是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台中網頁設計公司,全省皆有專員為您服務

※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

※帶您來看台北網站建置台北網頁設計,各種案例分享

破紀錄降雨釀洪災 巴西交通癱瘓車輛淹沒

摘錄自2020年2月11日公視報導

巴西聖保羅豪雨成災,創下37年來二月份雨量最高紀錄。大雨造成交通大癱瘓,有車輛被淹沒,導致駕駛受困車頂。

10號這一天,聖保羅的直升機、橡皮艇、竹筏等的救援任務,極為辛苦繁忙。有人見到空中吊籃離去,也只能繼續撐傘,坐車頂待救。官方宣布43所學校停課,公車僅有部分繼續營運,市區地鐵亦取消部分班次。

聖保羅全市交通幾乎癱瘓,3小時內降下100毫米的雨量,兩條主要河流「泰特河」跟「平赫洛河」的河水溢出堤外。泰特河的水位創下15年來新高,強大水勢往低窪地區流動,街道全被淹沒,連噸位較大的大卡車都成了泡水車。國家氣象研究所指出,這場降雨已經寫下37年來二月份最多雨量。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網站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自行創業 缺乏曝光? 下一步"網站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門面形象

南投搬家前需注意的眉眉角角,別等搬了再說!